从中国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出发 沿着中老铁路向南再向南
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伴随着湄南河水汽的滋养,泰国南部榴莲大量进入成熟期。7月22日,在春蓬府的一家榴莲拣装工厂里,刚从树上摘下的榴莲,经过严格分拣、称重、打包后装箱,“乘坐”冷藏集装箱列车驶向老挝万象。
3天后,列车驶入老挝塔纳楞国际陆港一旁的中老铁路万象南站换装场。正面吊将冷藏集装箱从米轨列车上吊起,又稳稳地放在标准轨列车上,沿着中老铁路驶向中国。
5天后,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国际货运列车缓缓驶入中国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新鲜的泰国榴莲经过验柜和倒柜后,又马不停蹄地通过汽运分拨至全国各地。
7天后,在京津冀最大的“菜篮子”河北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这批泰国榴莲一到销售区,就被河北、北京等地的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当天分送到消费者的餐桌。
一周时间,榴莲跨越4000多公里,从泰国果园到中国餐桌,依托中老铁路,三国合作,多式联运、高效转运,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3年多来,依托中老铁路“黄金通道”,云南腾俊国际陆港锐意进取、内外联通,不断为中老泰合作发展跑出加速度、增添新动力、打开新篇章贡献力量。
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促进从通到畅、从快到旺,中老铁路“黄金通道”迎来新机遇。
位于昆明市晋宁区的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是中老铁路重要的物流枢纽,前不久,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到这里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时强调,积极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无缝高效联通,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进陆港、过口岸、访企业、入市场、察民情,近日,记者从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出发,通过磨憨铁路口岸出境,沿着中老铁路走进老挝万象,一路南下到达泰国曼谷,深入体验“黄金通道”为中老泰三国带来的发展变化。
中国云南:以中老铁路为媒 加快构建南向开放新格局
云南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在中国向南对外开放的版图上,磨憨恰似一把锁钥,襟连昆明、万象、曼谷三大都会。滇中腹地昆明与“国门明珠”磨憨深情牵手,以中老铁路为媒,不断跑出加速度,一场改写区域发展格局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盛夏时节,当热浪席卷大江南北,昆明仍保持着令人舒爽的清凉。走进位于滇池南岸的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榴莲味道。
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莲有着绵密的果肉和丰富的口感,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榴莲的话题持续“高温”,“榴莲盲盒”“榴莲自由”“榴莲降价”等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记者发现,榴莲价格持续下降,一定程度得益于中老铁路持续释放的“黄金通道”效应。
“作为中老铁路进入昆明的第一站,云南腾俊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与公共场站无缝衔接,榴莲到达的第一时间即可迅速组织提柜与验果,保障榴莲‘零待时’。”云南腾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腾晋物流)行政总监周寒说。
周寒介绍,通过用好“中老铁路+磨憨磨丁+N个境内外物流枢纽”这一开放组合,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并利用自身在设备、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特长,确保榴莲全程运输“锁鲜”。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南下,距昆明700多公里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建设如火如荼,边民互市市场、政务服务中心等项目相继投用……中老铁路开通后,人流、物流在此快速集聚。自2022年4月昆明全面托管磨憨以来,这座边陲小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发展成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记者走进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发现,满载榴莲的冷链集装箱正等待“智慧通关”。“通过多部门协作,我们利用铁路数据平台提前传输信息,推动海关实施‘全国通关一体化’措施,通关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5小时。”磨憨火车站副站长周正诚说。
正是这种“与时间赛跑”的劲头,让磨憨站发展成为跨境货运量增长最快的铁路口岸之一。截至目前,磨憨站单日跨境货运列车从开通初期的2列增至20列,运输商品种类从500种扩展至3000多种,跨境货物运输量达到1329万吨。
在磨憨街头,国际货运卡车和与之相关的报关企业云集,随处可见操着不同方言和各国语言的客商。西双版纳正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显舟在磨憨从事跨境物流业务多年,他的公司通过中老铁路进出口的报关商品涵盖橡胶、电子产品等13类。
“中老铁路开通后,公司业务量提升40%左右,通关时间节省近50%。随着磨憨持续优化监管措施、完善口岸功能、强化内外联动、服务新业态发展,中老铁路跨境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未来通关时间有望再压缩。”张显舟说。
老挝万象:中老铁路带动陆港产兴业旺
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结束了没有出海口的历史,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这条铁路如同一条流动的血脉,为当地发展增添新动力,更多互联互通共建共赢的故事正在书写中。
7月的老挝万象,白天没有燥热之感,每晚准时降临的大雨,仿佛是大自然给予这座城市的独特馈赠。在这里,生活节奏放慢,人们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松弛感。
安逸的人群中,云南腾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老挝办事处主任张钦润显得与众不同,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联系客户,定柜子,确定运价,协调各种事宜。
“老挝人的‘慢’,有时候不是选择,更多的是基础设施落后逼出来的无奈。老挝只有1条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北部地区缺少高等级公路。每年5月至9月雨季,老挝时常发生山洪等地质灾害,北部公路中断时有发生。”张钦润说。
张钦润告诉记者,一柜榴莲的货值,大约为80万元人民币,最看重时效性。在老挝公路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中老铁路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的优势非常明显。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泰国客户选择中老铁路运输榴莲,就是看中它的高效和安全。
在万象的“心脏”地带,一座现代化国际陆港与中老铁路并肩发展——老挝塔纳楞国际陆港正悄然崛起。这座占地5730亩、总投资达7.27亿美元的国际陆港,不仅是中老标准轨铁路与老泰米轨铁路的交会点,更承载着老挝对外贸易的重要使命。
2022年5月,老挝塔纳楞国际陆港和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依托国际陆港代码互认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模式,推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资源整合和规则对接,助力中老泰贸易增长。
“巨龙”飞驰,活力迸发。中老铁路不仅有极强的带货能力,还有力促进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从万象市中心往东北方向,记者一行开车行驶大约30分钟来到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在这里,说中文就可以完成考察、入驻等一系列“出海”工作。
据了解,截至2024年10月,在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已有中国、泰国、新加坡等9个国家的154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累计完成投资23亿美元,为当地提供了约8000个就业岗位。
“我们借助中国先进设备,结合传统手工工艺,把当地的优质沉香原料变身香薰、精油等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园区企业SK沉香生物科技(老挝)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博告诉记者,在中老铁路助力下,越来越多老挝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货运业红红火火发展的同时,中老铁路还有力拉动了老挝农业发展。今年6月,“云南号”国际货运列车搭载首批90吨老挝芒果从万象出发,不到50小时便抵达昆明。
“这批芒果经中老铁路到达昆明,再转运到湖南、山东等地上市,反响很好,已有不少国内水果商要来老挝实地考察,这让我对未来市场充满了期待。”老挝古丰农业独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耀前的喜悦溢于言表。
为便利老挝农副产品出口中国,作为中老铁路老挝段的运营主体——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也使出全力,要求各货运车站秉持“优先审批、优先运输”原则,对老挝输华的农副产品启动保运保畅“绿色通道”,做到有请必装、有货必发、能运尽运。
泰国曼谷:鲜菜更丰富水果更好卖
今年是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中老铁路的“黄金效应”将更加凸显,它不仅为中泰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还将在跨境贸易升级、物流效率提升、区域经济联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泰国的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热带水果。在曼谷,20泰铢(按采访时汇率算不到5元人民币)1公斤的山竹,加上随处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支付,让记者切身感受到“水果自由”。
长期以来,中国是泰国水果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以榴莲为例,今年前6个月,泰国出口中国的榴莲已达到45.56万吨,价值约合人民币120.67亿元。进入7月,泰国南部榴莲产区进入丰收期,一批批“金枕头”又“乘坐”中老铁路进入中国。
总部位于曼谷的博晨2014有限公司从事榴莲运输多年。该公司总经理杜玉燕告诉记者,东南亚国家多雨,且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榴莲走公路易受天气影响。由于对时效和温控要求高,榴莲运输在公路和铁路运力可满足的情况下,几乎不考虑走海路。中老铁路开通后,她的公司有10%至15%的榴莲采用公铁联运的方式,通过中老铁路进入中国市场。泰国榴莲经中老铁路运抵昆明仅需3天至4天,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还直接降低了成本。
5时刚过,河北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已是人头攒动。河北小宝哥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元超介绍,以往该公司销售的泰国榴莲,一般是从泰国通过公路运输到越南,再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友谊关口岸入境。现在,越来越多的榴莲通过中老铁路,经磨憨口岸入境,“多种运输方式并举,保障每天都有新鲜榴莲运到市场。”
一颗小小的榴莲,见证了中老铁路为中泰两国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如今,这条双向贸易通道,也将云南的大白菜、西兰花等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泰国居民的餐桌。
“我们公司出口蔬菜的目的地以泰国为主,有西兰花、大白菜、辣椒等十多个品种。相比公路运输,公铁联运具有运费更省、时效更稳定、温度更好调控等优势,运输过程更放心。”昆明俊发蔬菜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林说,中老铁路开通后,她选择腾晋物流作为承运方,通过“一单到底”“一箱直达”方式,蔬菜从昆明到曼谷只需要3天。
在曼谷城郊,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记者走进一个大型批发市场——曼谷达拉泰批发市场。这是一个占地3000亩、拥有3500家商户、24小时营业的巨大市场,在蔬菜销售区,来自中国的西兰花、青椒、蘑菇等各类新鲜蔬菜琳琅满目。中国蔬菜运抵该市场后,通过商贩送往当地餐馆、商超,当天下午就能摆上曼谷市民餐桌。
助力云南农业企业“走出去”,已成为云南腾俊国际陆港的新使命。“依托中老铁路,我们为云南优质蔬菜开辟了一条高效的出口路径,从昆明到曼谷,运输成本降低了30%,运输效率提升了40%。”周寒说。
中国—东盟:衔接更紧密 区域发展充满想象空间
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货物运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充分彰显了这条“黄金通道”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随着中泰铁路加快建设,与中老铁路逐步衔接,将更有力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无缝联结”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发车!”
7月4日,在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公铁物流中心,随着一声指令,满载蔬菜、化肥、饲料等云南特色商品的“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鸣笛启航,沿着“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续写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据悉,“郑和号”从郑和故里昆明晋宁出发,沿中老铁路直抵万象,至此分为三条线路:一是换乘泰国铁路,到达泰国北标府。二是换乘泰国公路,运至泰国林查班港,通过海运到达新加坡。三是换乘泰国公路,运至泰国拉廊港,通过海运抵达缅甸仰光港,最终到达孟加拉国吉大港。
“‘郑和号’不仅是一次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也是云南产品融入全球供应链的绝佳机遇。”腾晋物流总经理汤恒表示,“郑和号”依托中老铁路,助力加速打通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让高原物产跨越山海,驶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助力云南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腾晋物流将依托昆明国际化肥交易集散中心、国际果蔬交易分拨中心等平台为“郑和号”的常态化开行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观察发现,中老铁路的成功实践,不仅在于打通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出海口”,其“黄金效应”正带动周边国家掀起新一波发展热潮,对加快中泰铁路建设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
今年2月,中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认为加强互联互通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双方同意共同加快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尽快确定二期合作模式,争取尽早启动二期工程。
“随着中泰铁路建设持续推进,泰国有望成为泛亚铁路的中心,将东盟与中国的14亿人口相连接,形成超过20亿人口的大市场,这不仅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经济走廊建设,还为区域合作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中远海运集运(泰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沙兴国说。
沙兴国表示,依托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远海运集运(泰国)有限公司将加快构建航运、物流、港口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生态,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己任,努力在全球打造卓著的中国航运品牌,为畅通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运行贡献“中国航运力量”。
今年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10周年。随着中泰铁路加快建设,与中老铁路“黄金通道”逐步衔接,一系列高质量合作将为中国—东盟实现“无缝联结”带来无限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