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示范工程树起樟吉“美绿高速”新标杆
科技为墨,低碳作笔。江西樟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树起“美绿高速”新标杆,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江西交投集团“美绿高速”品牌引领下,该项目构建起“资源再生—结构优化—绿色建造”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立项实施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樟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小晴创新创优工作室”为核心抓手,构建“1+8”创新创优体系,形成“产学研用培”深度融合的协同网络;通过编制《科技示范工程落地实施方案》,创新采用“六定表”清单化管理模式,实现挂图作战、精准推进。项目累计承办省内外观摩交流活动近百次,建成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科普基地,为行业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面对“固废利用”与“降本延寿”等行业共性难题,樟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成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通过创新交通组织设计,构建了固废“收集—加工—利用”闭环体系化的再生材料回收与施工组织模式;建立了全再生技术体系,研发包括“免养生”乳化沥青冷再生面层在内的新型材料,废旧路面材料高值化利用率超过95%,建成全国首条全再生试验路段;创新提出降本延寿的路面结构方案,通过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使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约12%,较常规养护成本下降约35%;利用固废替代传统筑路材料,累计消纳路域内外各类废弃物93万余吨,降低碳排放7.3万吨,仅钢渣改良高液限土一项便节约工程造价约2200万元。
同时,樟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集成16项绿色低碳施工技术,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实现工程整体碳排放降低超过30%。该项目在全国首创“厂外无厂”综合厂站节约集约建造模式,节约造价约5500万元,减少用地155亩,降碳约9100吨;打造“工匠馨居”产业工人培育模式,联合地方政府与院校开展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该项目运用的物联网施工质量动态控制、生态透水路面、桥面径流智能监测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与生态效益。
科技创新不仅树立了绿色公路建设的新标杆,也成为人才培养的深厚土壤。该项目累计培养在读博士4人、研究生3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10余人、一级建造师20余人,助力115名工人取得特种作业证书,为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近年来,该项目获评“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入选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江西省首批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全国公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并获评江西省首个“平安百年”和“交通运输科技”双示范项目,相关成果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和“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项目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部、行业标准6部,并在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中斩获3金5银7铜。
樟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美绿高速”品牌创建为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成功探索出一条“安全畅通、低碳耐久、数智建造”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路,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了重要实践经验。